台湾自古便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,任何国家或个人都无法侵犯我们领土的完整与主权。然而,台湾岛内依然存在一些顽固的“台独”分子,赖清德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赖清德早年曾被国台办点名,批评他危害两岸关系的根本利益,并指责其行为极为危险,充满了自不量力的表现。赖清德于1959年10月出生在台北县万里乡,家庭并不富裕,但家人始终支持他完成学业,直到他大学毕业。虽然赖清德的大学专业并非政治相关,他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的医学院,并且曾赴哈佛大学深造,获得硕士学位。但赖清德野心勃勃,他并不满足于做一名普通的医生,而是选择了弃医从政。
1996年,赖清德当选为“国大代表”。在此之前,赖清德在医生岗位上工作了几年,不过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家乡台北,而是来到台南工作。大学时期在台南的经历,让赖清德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感情。然而,赖清德并非安分守己之人。他在台南从医期间,便不断参与各种社交活动,加入医生公会,逐步向上爬升,并在公会内担任理事等职务,逐渐在台南的医疗圈子里积累了较高的影响力。
展开剩余84%1994年,赖清德在“台湾省长”选举中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贵人——候选人陈定南。当时,赖清德加入了陈定南的竞选团队,负责医疗事务,并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民进党“新潮流系”的支持。该系是民进党内最为激进的派别之一,主张“台独”的观点。而赖清德也因此成为了“新潮流系”重点培养的骨干成员。
“新潮流系”被视为台独阵营的理论中心,里面的成员以陈水扁等人为代表,具有深厚的政治经验和资源。陈定南看中了赖清德在医疗界的影响力,期望能够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。1996年,赖清德顺利当选“国大代表”,并迅速在民进党内站稳了脚跟。随后,他逐步晋升为台南的“立法委员”。
台湾的医界一向倾向于支持民进党,尤其是南部的医疗圈政治立场更加偏绿。而赖清德也早有野心,他选择投身政治,彻底放弃了医生的职业生涯。1994年,赖清德便正式踏上了政治之路,凭借自身的号召力与影响力,迅速被民进党“新潮流系”视为重点培养对象之一。
在新潮流系的推动下,赖清德从参与党内的辅助选举和党务工作起步,逐渐转向民意代表选举,并最终成为地方行政首长。他在1995年到2004年期间,逐步上升,先后担任党内重要职务,显示了民进党对他的高度重视。1996年3月,赖清德成功当选“国民大会代表”,之后连任四届民意代表,并在民进党内担任多个重要职务。
尽管赖清德的政治之路迅速攀升,但他始终未能成为台湾民众理想中的领导者。作为一个坚持“台独”立场的人,他的政治风格与政策主张都偏向极端,甚至在2018年,国台办公开批评他,指出他在两岸关系中的危险角色。
赖清德从政以来,一直积极倡导“台独”,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推行这一立场。特别是在《反分裂国家法》通过后,他公开表态,强调“台湾人会奋战到底”,并呼吁国际社会干涉两岸事务,声称台湾的独立“不可动摇”。此外,他还积极参与推动“公投立法”,并不惜以绝食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立场,尽管这一举动未能成功,但却让他在“台独”阵营中名声大噪。
赖清德极力扩展台湾的国际空间,连续多年参加“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”的游说活动,并公开支持台湾以“台湾”名义参与国际组织。他也曾在2001年发起“对抗中国霸权”游行,反对台湾当局负责人无法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(APEC)领导人会议,认为只有通过极端的“台独”手段,台湾才可能在国际上获得生存空间。
赖清德的政治观点在陈水扁执政期间尤为激进,他支持“法理台独”和“渐进式台独”,并参与推动“文化台独”,力图通过教育推广“台湾母语”,以此来推动族群平等。他还多次参与支持民进党的“台独”活动,声援台北的“台湾正名”游行等行动,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“台独”一方。
赖清德的政治行为不仅仅限于言论,他还极力反对两岸交流。无论是在2005年连战访大陆后,台湾掀起的“祖国大陆热”,还是两岸政党交流的推动,他都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。他宣称两岸交流是大陆的“统战伎俩”,并阻挠农业产品登陆,认为这对台湾农民和社会安全构成威胁。
赖清德始终如一地坚持“台独”立场,尤其是在2018年3月,台湾社会因大陆推出惠台31条政策而出现分歧时,赖清德再次发表攻击大陆的言论,甚至扬言台湾“主权独立”不会改变,并多次抨击“九二共识”。国台办对此表示强烈反对,指出赖清德的言论不仅违背历史发展潮流,也损害两岸民众的根本利益。
赖清德的“台独”言论激起了台湾蓝营人士的强烈反对,国民党领导人纷纷批评他煽动两岸对立,称其政治言论极有可能将台湾推向不可预测的灾难。台湾媒体和社会各界也对赖清德的“台独”立场表示强烈不满,认为他这种做法不仅危害两岸和平,更可能在岛内制造严重的政治分裂。
赖清德无论身处何职,始终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政治野心。尤其在2019年,他宣布参加民进党内的2020年“大选”初选,虽最终未能胜出,但依然成为蔡英文副手,成为台湾地区的副领导人。
今年1月,赖清德以特使身份访问洪都拉斯,期间途经美国,两次“过境”洛杉矶和旧金山,企图通过与美国政要互动,进一步推销其“台独”立场。然而,尽管有意借此行展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,赖清德的行为却受到了美国的冷遇。美国明确表示不会与其会面,显现出美国对赖清德及其台独立场的高度警惕。
赖清德的失意之行让人更加确信,尽管他在台湾政坛权力地位逐渐上升,但他的台独立场始终未曾改变,这种立场注定将带来更多的政治挑战和风险。
台湾的政坛上,类似赖清德这样的台独分子并不在少数,但无论这些分子如何挣扎,历史的车轮终将走向两岸统一的正确轨道。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,这一事实无法被任何人抹去,台独分子最终将没有好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